设序科技携手博众精工:AI赋能高端制造,突破研发焦虑

2025-09-05

近日,设序科技与国内工业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博众精工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博众精工”)正式达成合作。


设序科技和博众精工达成合作

01

合作背景:高端制造的“研发焦虑”


博众精工深耕于消费电子、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三大核心赛道,能跻身“果链”的企业几乎站在了行业水准的“天花板”。这些领域被视为制造业中迭代最快、标准最严、容错率最低的代表:


消费电子领域:终端产品(如手机、耳机等设备)平均每12-18个月迭代一次,上游自动化产线需同步跟进,研发周期直接决定企业能否抢占市场窗口。


新能源汽车领域:电池能量密度与充电速度升级,倒逼车型和生产设备快速迭代。零部件和设备设计需适配不同车企的非标需求,交付周期一般控制在3-6个月。


半导体领域:设备精度要求达到微米级,任何误差都可能导致百万级设备报废,对设计准确性几乎“零容忍”。在博众精工设计中心,每天都会产生大量3D设计数据,这些数据最终必须转化为2D图纸,用于加工、装配与质检环节。


在这种背景下,传统人工出图模式的困境日益突出:


1、效率与精度的矛盾:要快就可能出错,要准就必须慢。复杂项目人工出图常常耗费数小时甚至数天,若因赶进度压缩时间,错漏率直线上升,下游返工成本高企。

2、个性化与标准化的矛盾:不同产品(消费电子、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)零件差异巨大,但下游加工和质检需要统一标准,人工出图难以兼顾“个性化设计”与“标准化输出”。

3、经验依赖与人才短缺的矛盾:优秀工程师的“制图经验”(如尺寸基准选择、公差标注逻辑)是隐性知识,难以快速复制,而人才缺口扩大导致效率波动。


这些痛点的本质是:人工驱动的设计模式已经跟不上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需求。博众精工需要的不是“工具升级”,而是“效率迭代”。设序科技旗下的闪设2D智能出图平台,正是这种重构的支点。


02

设序方案:AI不是“自动化”,而是“技术资产化”


1、将“隐性Know-how”变成“显性算法”

闪设2D并非简单的“模仿出图”,而是将博众精工的设计规范(公差标准、尺寸基准、技术要求、视图、装配关系等)拆解为可量化规则,并通过AI算法嵌入出图流程,实现秒级出图


2、强化学习:让系统“越用越懂”

闪设平台基于博众精工的历史3D数模与2D图纸,持续学习业务特征与标注方式,确保一致性与准确性。让AI不仅能“按规则做事”,还能“按场景优化”,贴合制造业非标需求多的特点。


3、数据闭环:打通“设计—生产”

闪设平台部署在企业本地,最大限度保障数据安全。更关键的是,通过解析研发数据并对接PLM系统,同一批3D数模不仅可快速生成2D图纸和BOM,还能延伸至工艺SOP、装配SOP和制造BOM,实现研发与制造的无缝衔接。


这种“技术Know-how + 强化学习 + 数据闭环”的逻辑,让AI从“辅助工具”升级为“核心参与者”,解决了传统工具“只能做事,不能学习”的短板,也为博众精工的全链路智能化奠定基础。


03

设序要成为工程师的“伙伴”,而非“替代者”


落地后,博众精工通过引入设序科技的AI能力,将设计部门从高重复、低创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。而设序科技则借助博众精工的丰富场景,不断迭代算法和规则,让AI更懂制造业需求。


AI在制造业的价值,不是“炫技”,而在于回归本质——让设计与制造更加高效有序。在智能制造的赛道上,研发设计效率的提升与生产效率同等重要。设序科技的目标,是让AI像尺规一样,成为工程师自然的日常工具,而非“孤立的技术”。


关于伙伴

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:688097)成立于2006年(起始于2001年),建有研发中心与40万平方米生产基地,专注于工业装备制造。
业务聚焦消费电子、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、关键零部件、智慧仓储物流等数字化装备领域。
未来,博众精工将持续发挥系统集成与研发优势,以客户为中心,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与全周期立体化服务,保持行业领先的端到端快速交付能力


撰写:市场部 万志永